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08-11 19:01:24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已经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各级政府、医院、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公立医院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务人员薪酬水平的提高。但客观上,就薪酬激励而言,还存在着总量不高、平均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
1. 薪酬总量偏低,薪酬获取与劳动付出失衡
医疗服务具有高技术性、高风险性特征,但医务人员长期以来薪酬总量偏低,未能真实体现其劳动付出与技术价值,对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产生消极影响。依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2014年,医师月收入5000元以下比例达到了66.83%,而不足3000元比例高达29.46%,高于7000元的比例仅为17.73%。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中,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收入高于二级医院,但收入在7000元以上的人群比例也偏低,仅有24.36%。
在薪酬总量偏低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工作量以及技术风险不断攀升。首先,就工作量而言,一方面,总服务人次不断增加,2009年,各级医院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分别仅为19.2亿人次、8488万人,2013年分别上升至24.6亿人次、12315万人,分别增长了31.6%、45.1%。人均工作量增幅方面,2010-2013年,随着城乡居民医疗需求逐渐释放,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及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分别增长了15.2%、17.4%。其次,就技术风险而言,医疗技术属于高精尖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中国医师协会2014年的调研结果显示,59.8%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1%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2015年5月至6月20天内,全国连续发生了12起恶性伤医事件。因此,在当前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偏低、工作量与工作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总量偏低,激励效果未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
2. 政府投入缺位,导致医务人员趋利性尚未消除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政府应当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政府财政投入缺位,在医务人员薪酬构成比例偏低。2012年,平均每所公立医院总收入为10950万元,财政补助仅为893万元,所占比例为8.2%,而公立医院总支出达到了10439万元,人员经费支出为2815万元,财政补助分别占总支出和人员经费支出的8.6%、31.7%,即全部财政补助尚不足人员经费支出的1/3。政府财政投入的缺位,一方面不利于医务人员薪酬总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医务人员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通过药品加成、患者红包等灰色收入弥补薪酬总额的不足,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
3. 薪酬对内缺乏公平性,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近年来,公立医院不断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但客观上未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存在平均主义倾向。首先,薪酬总额中,基础性绩效比例较高,而体现技术、质量、风险的奖励性绩效所占比例偏低。以江苏省为例,2012年,省会医院高级职称人员固定工资部分占总收入的70%以上,而能起到激励作用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不足30%。其次,薪酬分配简单以职称、工作年限等因素划分,未能充分考虑到技术水平、执业风险、工作强度等体现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的因素。临床一线与行政后勤、高风险科室与一般科室、重点专科与非重点专科之间差距不显著。再次,薪酬考核不健全,未能充分发挥“奖优罚劣”作用,部分公立医院甚至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的越多错的越多”等错误倾向。薪酬分配对内缺乏公平性,不能调动医务人员钻研先进技术、承担高风险任务的积极性,对医院良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4. 薪酬对外缺乏竞争力,医务人员存在“相对被剥削感”
一方面,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较大。欧美国家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较高,其专科医师的年平均收入是人均GDP的2~6倍,平均为4.29倍。全科医师的年平均收入为人均GDP的1~4倍,平均2.84倍(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46652元,依据国外医师年均收入与人均GDP的比值,我国医生年平均薪酬应当在20万左右,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医生年平均薪酬应当在25万~35万。《2012-2013年度中国医生薪酬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2-2013年度中国医生平均年收入为67516元,距离这一标准差距较大。
表1 部分国家医师年平均收入、人均GDP、比值
国家
专科医师平均年收入(美元)
人均GDP
比值
全科医师平均年收入(美元)
比值
美国
230000
40350.88
5.70
161000
4.00
加拿大
161000
31568.63
5.10
107000
3.39
英国
150000
30612.24
4.90
118000
3.85
墨西哥
25000
10416.67
2.40
21000
2.02
澳大利亚
173000
51746.00
3.34
50711
0.92
收入与GDP平均比值
4.29
2.84
资料来源:欧美国家医师收入数据均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0年统计数据,欧美各国GDP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2010年统计数据。
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同其他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相比存在差距。依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平均工资为57979元,而同期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已经分别达到了99653元、90915元、76602元,分别是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平均工资的1.72倍、1.57倍、1.32倍。而卫生行业平均工作时间较长,《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52.72%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40~60小时,32.69%的医师在60小时以上,14.43%的医师工作时间在40小以内,级别越高的医院工作时间越长。
由此可见,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劳动、技术含量高、风险因素大,但现有薪酬水平未能体现其劳动价值,对外缺乏竞争力,导致医务人员“相对被剥削感”的产生。
原文发表于《中国医院》杂志2016年第12期,转载须标注来源。
标签:医院绩效管理办法
本站和 自动伪原创发文程序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