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绩效分配方案公卫绩效考核工具表公卫绩效考核工具表

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08-24 03:01:16

  近年来,玉环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通过“健全三个体系、用好三个抓手、突出三个重点”,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慢病管理模式获全国推广,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连续10年蝉联全市第一。

  

  健全“三个体系”,建立项目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搭建组织体系。成立由局各科室、三家卫生单位组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基层卫生科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其它科室(单位)各司其职、具体推进。建立例会机制,定期通报项目开展情况。强化督导考核,根据工作重点及时调整考核指标,每季度定期开展项目考核。建立考核存在问题整改追踪制度,当季度考核时抽取上季度存在问题进行核查,确保存在短板问题能够整改到位。

  二是强化保障体系。财政部门每年按照上级要求足额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冲抵其他专项经费。设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专项经费160万元,精神病防治专项经费70万元,用于免费药品配送及重性精神病的免费救治。每年出台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指导意见,各乡镇卫生院(中心)按照“项目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辖区内具体的分配方案报批后执行。

  三是完善人才体系。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卫技人才的招录培训力度。充分落实人员编制,扩大招聘自主权,简化招录程序,优化考试方式,放宽招聘范围。同时,定期组织对全市责任医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等重点工作考核,对考核未能达标的责任医生发出红牌、黄牌警告,并进行反复的强化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开展“订单式”基层卫技人才培养。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医师定向培养,2012年将定向培养生提高到本科层次,2013年将培养专业扩展到中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

  

  用好“三个抓手”,确保项目工作规范开展

  一是科学制定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确保考核到位。对乡镇卫生院(中心)年度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一是实现绩效工资总额的突破。建立收支结余奖励基金,明确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在年度收支有结余的前提下,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成绩结果,收支结余按一定比例作为为奖励基金发放;设立年度绩效考核奖,考核等级不同的卫生院年度绩效考核奖发放金额分别为当年绩效工资总额的12%、8%和4%;明确全科医生签约等项目经费及科研经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2017年开始结合考核当年度收支结余的60%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发放绩效考核奖,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二是合理制定考核指标。本着“抓大放小、弹性实施、系统控制”的原则,设立关键指标与非关键指标,其中关键指标由局层面半年度、年度组织集中考核,非关键指标由各条线每季度自行考核。三是调整重点专项指标。每年结合年度省市重点工作要求,对专项重点指标进行调整。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调节作用,提高乡镇卫生院(中心)及职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性,推动项目的深入开展。

  二是强化村卫生室量化分级考核,确保执行到位。及时修订村卫生室量化分级考核标准,将村卫生室量化分级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新订的量化分级考核标准中,将村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评定A、B级的前置条件,同时规定项目得分未达到87分以上,不得评为A、B级,并作为开通医保门诊定点报销的前置条件。每年将量化分级考核结果通过村级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公示牌进行公示。

  三是细化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测算,确保分配到位。从2010年开始,每年出台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指导意见,打破以往根据建档人数来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思路,将项目细分成很多小项,每个小项设定管理费用参考标准。各乡镇卫生院(中心)根据指导意见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经费分配方案,其中项目数量和管理费用可以进行微调,经费分配将每个项目管理情况和全年考核成绩挂钩,责任医生全年考核成绩中平时考核(包括季度和半年度考核)成绩占50%,年终量化考核成绩占50%。通过细化项目测算和分配,将乡镇责任医生之间经费补助拉开差距,村卫生室责任医生最高可以补助经费达人均26元,最低只有人均9元多,利用经费分配杠杆,有效调动了村卫生室责任医生的积极性。

  

  突出“三个重点”,强化项目精细服务

  一是重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工程。先后累计投入1700万元建成包括居民健康管理、医疗业务应用、新型远程医疗、特色信息化项目等在内的覆盖城乡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一是实现居民档案动态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分别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恶性肿瘤等管理专项,病人随访信息实时录入。实现与HIS系统互联互通。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全部使用社区HIS系统进行诊疗,并能使用病人身份证号码调阅电子健康档案,就诊记录实时上传到居民的个人档案中。二是妇幼、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化管理全面铺开。率先更新电子档案妇幼保健模块,体检表单与国家、省级新版规范相符并能导入历史信息,实现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的信息化管理。启用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协管信息系统,玉环协管信息化工作得到省卫计委领导肯定,并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基层代表在全国卫生监督协管标准研讨会做经验交流。

  二是重点推进三大慢病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了以“市慢病防治专家为技术支撑、市疾控中心为技术指导、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为基础、慢病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慢病管理网络;建立质量评估和控制体系,每月由乡镇质控员进行质控,市级质控员开展督查并进行通报。实现慢病管理数据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共享互通,重点慢病随访信息能及时录入信息化系统。探索与社会义工组织联合防控慢性病工作机制;对7种高血压、2种糖尿病、18种精神病基本药物实施免费配送,被中国高血压联盟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高血压最佳防治城市奖”,创成“浙江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三是重点开展新模式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政府层面出台《关于印发玉环市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经费保障和社保政策支撑,特别是在社保政策上明确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签约医生处就诊,门诊费用限额封顶线从600元上调至1100元,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慢性病签约对象在签约医生处就诊可享受医保目录内药品种类和连续处方等优待政策,提高慢病病人管理依从性。在台州市率先出台《玉环市缓解群众常见疾病基层配药难工作方案》,市级医院针对常见疾病提供在使用的非基本药物共177个品规,基层结合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大走访掌握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进行采购,让更多的慢性病人留在基层。另外还出台《关于开展市级专家支撑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通知》,三家市级医院成立“1+X”支撑团队,其中团队长1名,各科室专家若干名,为签约对象提供专家门诊、特定时间服务,使难治性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市级专家的诊治。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与95280名重点人群签约,签约率为82.83%,任务完成率为103.53%,有效签约人数32766人,有效签约率为34.39%。

  来源: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省基本公卫项目办、玉环市卫生计生局

标签:公卫绩效分配方案

本站和 自动伪原创发文程序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